如何反映社情民意
发布日期:2014-12-12 10:08:54 作者:hing001 来源:农工党海南省委
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指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工作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的专门渠道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参与民主协商、提出提案、报送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一样,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广大成员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随着评分制度的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为整个政协系统唯一一项量化评比考核的工作,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做得怎么样,已成为检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社情民意处承担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编辑、报送与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为帮助各位参会人员了解并更好地运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式履行职责 ,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意见和建议:
一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信息,对中央重大方针政策、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重要意见和建议;
二有关民生问题的重要信息,特别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情况、突出问题以及重要意见和建议;
三是有关民族、港澳台侨、政治军事外交、国家安全或有关统一战线、政协工作等方面政治性、敏感性比较强的信息,以及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的重要情况、突出问题与重要意见和建议;
四是其他渠道不易掌握开不便反映的重要情况和问题,以及那些人数较少、容易被忽视的特殊群体的不同意见与合理诉求。
报送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主要反映情况、问题,以及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不反映即时性、动态性的情况和工作成绩、工作经验类的信息。对重大的社会性事件、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政协信息着重分析这些情况、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不反映一般性的情况或泛泛的意见。
二、社情民意信息稿件的撰写要求
党员应紧密结合所从事的工作、熟悉的专业领域撰写信息,反映情况、意见和建议,反映的情况和数据应真实准确,说明来源、出处;一事一议、文字简洁,一般不超过2000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要说明情况,指明问题所在,透彻分析原因,所提建议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穿靴戴帽、长篇大论;注明撰写者的政治身份(在各级政协和农工党内的职务)与职业身份(所从事的职业或研究的方向等)。
容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重视的信息,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所反映的内容为中共中央需要了解的或需要中共中央了解的新情况、新办法或新角度。二是反映的情况真实、准确、及时,有代表性、普遍性,问题找得准、原因讲得透,所提建议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或确有参考价值。
三、社情民意信息稿件的采用方式
社情民意处依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定位和信息的编辑要求,对信息来稿进行汇集、阅选、编辑,经参政议政部领导审批后报分管副主席何维同志签批,以《信息专报》内部刊物形式报送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信息局。如被全国政协信息局采用,则以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的不定期内部刊物《政协信息》形式报送中共中央领导同志。采用方式有单篇采用、综合采用和转送采用。其中:
《政协信息》主要刊登具有普遍性或需要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普遍知悉的信息。报送范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侯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同时报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
《政协信息打印稿》主要刊登政治性、敏感性比较强或与统一战线、政协工作相关的信息。报送全国政协主席、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等全国政协领导同志。
对那些可由职能部门处理或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即可的信息,以政协信息转送件的形式,转送有关部门参考。
四、社情民意信息发挥的作用
我党从2003年开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10年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组织广大党员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许多信息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促进了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为我党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好形式,参政议政的好渠道,为广大党员贡献才智发挥专长提供了好舞台。
我党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五年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752件,向全国政协信息局编报《信息专报》2073件,全国政协信息局采用了289件,其中32件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
五、社情民意信息与提案的主要区别
信息和提案是党派成员履职最常用的两种方式,两者在内容上比较相似,都是反映情况、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
一是报送对象不同。提案送交中央有关部门办理、答复。而社情民意信息有“直通车”的作用,主要报送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也有部分信息转送中共中央有关部门。
二是办理机制不同。提案有一套完整的立案、交办、答复工作机制。而社情民意信息的定位是为决策提供参考,没有比照提案建立办理、答复机制,不做满意度考评。
三是提出的主体不同。提案的提出者必须是政协委员或参加单位、界别等。而社情民意信息的反映者包括:政协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历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也就是说我党普通党员也可通过政协信息这一渠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四是内容要求不同。撰写提案必须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而社情民意信息既可以反映重要情况、问题,提出建议,也可以仅仅反映重要的观点、看法或意见。